一、前言
济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是济宁市政府每年向全市人民汇报工作的重要文件。本报告以“聚焦民生,创新驱动,共绘美好未来画卷”为主题,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二、聚焦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
1.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1)就业与收入
-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2)社会保障
-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30万人、580万人、450万人、350万人和320万人。
-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
2. 保障住房安全
- 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万套,改造老旧小区200个。
-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00户,保障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
3. 教育事业
-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增加1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
- 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发展
1. 优化产业结构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加强科技创新
(1)加大研发投入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达到1000家。
(2)加强产学研合作
-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3. 拓展开放合作
(1)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2)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
- 引进更多高端项目、技术和人才,提升济宁经济发展水平。
四、环境保护,建设美丽济宁
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推进绿色发展
-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生态保护
- 加强森林、湿地、水资源保护,提高生态质量。
2. 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1)治理大气污染
-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空气质量。
(2)治理水污染
- 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保障水环境安全。
五、未来展望
在新的发展阶段,济宁市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创新驱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坚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济宁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