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扶贫措施。济宁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贫行动。本文将聚焦济宁的定点攻坚扶贫工作,通过纪实的方式,展示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成效。
一、扶贫背景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下辖2区9县(市)。截至2019年底,济宁共有贫困人口11.5万人,贫困村516个。面对严峻的扶贫形势,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二、扶贫措施
1. 定点攻坚
济宁扶贫行动以定点攻坚为抓手,对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具体措施如下:
(1)精准识别
通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方式,对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确保贫困人口应纳尽纳。
(2)精准帮扶
针对不同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
(3)驻村帮扶
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扶贫工作。
2. 产业扶贫
济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主要措施包括:
(1)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如蔬菜、果品、养殖等。
(2)发展农产品加工
鼓励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打造品牌效应
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网络销售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 教育扶贫
济宁高度重视教育扶贫,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办学条件
加大对贫困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2)资助贫困学生
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3)开展技能培训
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 健康扶贫
济宁积极开展健康扶贫,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主要措施包括:
(1)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将贫困人口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保障范围。
(2)加强医疗服务
在贫困村设立卫生室,配备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开展健康扶贫宣传
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养。
5. 就业扶贫
济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主要措施包括:
(1)开发公益性岗位
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
(2)扶持创业就业
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群众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3)开展就业培训
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三、扶贫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济宁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11.5万人减少到2020年底的0人。
2. 贫困村全部出列
全市51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实现整村脱贫。
3.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4. 教育扶贫取得实效
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5. 健康扶贫成效明显
贫困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6. 就业扶贫成果丰硕
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率不断提高,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四、结语
济宁扶贫行动在聚焦定点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济宁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为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