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这个在海上漂泊的职业,常常被赋予浪漫和自由的标签。然而,真实的港口工作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艰辛。本文将揭开港口工作的真实面貌,带你了解海员上岸后的工作与生活。
一、港口工作环境
1. 超高强度作业
港口工作是高强度、高压力的。以宁波舟山港为例,水手长带领团队连续10小时完成600个集装箱的绑扎作业,每个锁具必须承受15吨的拉力。这种高强度作业在港口停留期间几乎每天上演。
2. 集装箱码头作业
集装箱码头是港口的核心区域,装卸工、理货员等岗位的工人在这里忙碌。他们需要面对高温、尾气、噪音等恶劣环境,完成集装箱的装卸、堆存、运输等工作。
二、港口工作挑战
1. 生物钟紊乱
港口工作节奏快,生物钟容易紊乱。例如,二副在马六甲海峡的值班表精确到分钟,每4小时轮班一次,昼夜交替间需完成航线规划、气象分析、船舶操纵等数十项任务。
2. 船舶维护检修
轮机长带领团队在高温环境下对主机进行检修,一个喷油器的故障就可能导致全船失速。这种精密维护工作对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
三、海员生活
1. 孤独与思念
海上生活孤独,远离亲人。根据数据,长期海上生活会导致37%的海员出现睡眠障碍,21%的人存在焦虑倾向。
2. 航运自动化挑战
随着航运自动化推进,海员需掌握无人机巡检、智能船舶操作等新技能。但他们的职业价值不可替代。
四、船员换班与上岸情况
1. 国内港口换班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开展海船船员国内港口换班、上岸情况调研,以保障船员权益。调研内容包括船员换班审批、港口单位管理要求、港口至市区交通接驳情况等。
2. 船员权益保障
为保障船员权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要求港口单位提供便利的换班和上岸服务。船员有权根据规定进行换班和上岸,享受合法权益。
五、总结
港口工作是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海员们肩负着保障国际国内海上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使命。了解港口工作的真实面貌,有助于我们更加尊重和理解这些辛勤的劳动者。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海员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