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考作为我国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其公平性、公正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工具的滥用也成为了高考安全的一大隐患。为了确保高考的顺利进行,各地教育部门联合通信运营商、公安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全方位的通讯防范策略。本文将揭秘这些策略,以期为高考保驾护航。
一、考前准备
1. 制定应急预案
考前,各地教育部门联合通信运营商、公安等部门,共同制定高考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包括网络保障、设备维护、应急响应等方面,确保高考期间通信稳定。
2. 设备检查与维护
考前,相关部门对考点周边及重要区域的通信基站进行隐患排查和设备维护,确保网络畅通。同时,对涉及高考的视频巡查监控专线、教育厅、教育网和教育考试院等重要专线进行线路巡查测试、带宽提速,确保光路功率正常、网络带宽充足。
二、考场现场
1. 智能安检门
多个考点采用智能安检门,对考生携带的通讯设备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手机、智能手表等通信设备时,系统将发出警报,杜绝作弊设备进入考场。
2. 无线电监测
高考期间,无线电管理部门对考点周边可疑信号、可疑波段进行识别和封堵,打造技防屏障。同时,派出无线电监测组对全市考点进行监测,确保考试期间通讯畅通。
3. 信号屏蔽
为防止作弊,各考点开启大功率屏蔽仪,对考点周边的通讯信号进行屏蔽。同时,相关部门对考点信号屏蔽效果进行验证和调测,确保精确屏蔽。
三、反诈宣传
1. 提高防范意识
高考期间,公安机关深入考点开展反诈宣传,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针对以招生内部指标、虚假网站链接、虚假补录等信息实施诈骗的行为进行详细讲解,提高考生及家长的反诈防诈意识。
2. 宣传警示
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高考诈骗警示,提醒考生及家长警惕各类诈骗行为,避免上当受骗。
四、总结
高考护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通信运营商、公安等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全方位的通讯防范策略,有效保障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和安全。在未来的高考工作中,相关部门将继续完善防范措施,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