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了确保早稻丰收,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的详细解析。
一、品种选择与播种
1. 品种选择
- 早稻专用稻品种:选择适合加工的专用稻品种,如米粉专用稻、饲料加工专用稻、糖浆加工专用稻。
- 中晚稻高档优优稻品种:选用丰产性强、抗逆性强的优质稻品种。
2. 播种
- 播种期: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确定播种期,一般早稻播种期为3月15日至25日。
- 播种量:毯苗机插常规早稻每亩用种量4-5kg,杂交早稻每亩用种量2.5kg左右,再生稻每亩用种量2kg左右。
二、培育壮秧
1. 秧田选择
-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
- 播种前10天灌水沤田,除净杂草,实行三犁三耙,做到秧地平整。
2. 施肥
- 施足基肥,一般在播种前秧田施腐熟的农家肥15 000~22 500 kg/hm2。
3. 种子处理
- 晒种:浸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 d,以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势。
- 选种:浸种前将晒过的种子进行清水清选,选除空秕粒和杂物,提高种子净度。
- 消毒:用1%的福尔马林液进行消毒,或采用强氯精等消毒药剂对种子进行浸种消毒。
- 浸种: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 h左右,让种子充分吸涨水分。
- 催芽:将充分吸涨水分的种子进行催芽,遵循高温破胸(38~39℃)、适温长芽、降温炼芽的原则。
4. 适时播种
- 一般宜选择在立春后,雨水前播种。但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天气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来确定。
三、移栽
1. 移栽时间
- 移栽时间一般在播种后20-25天,当秧苗长到3-4片叶时进行。
2. 移栽密度
- 移栽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一般行距为20-3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
四、田间管理
1. 水分管理
- 苗期无水、分蘖浅湿,孕穗寸水,灌浆干干湿湿。
2. 肥料管理
- 基苗蘖肥占70%,穗肥占30%。施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用量分别为130~165kg、90kg和140~160kg。
3. 病虫害防治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五、收获
1. 收获时间
- 收获时间一般在稻谷成熟时进行,一般早稻成熟期为110天左右。
2. 收获方法
- 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
通过以上关键步骤的详细解析,相信能够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进行早稻生产,确保丰收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