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报这一曾经承载着无数重要信息的通讯方式,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电报投递员,这一职业也随之成为了历史的记忆。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电报时代的辉煌,揭秘那些消失的电报投递员的传奇故事。
一、电报的诞生与兴盛
电报,作为人类通信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自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以来,就以其快速、准确的特点迅速普及。在那个没有电话、互联网的年代,电报成为了跨越千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电报业务始于1871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电报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电报业务量一度创下月处理600万份的纪录。
二、电报投递员的职责与工作
电报投递员,是电报时代不可或缺的职业。他们负责将电报准确无误地投递到用户手中。在那个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人力或畜力的年代,电报投递员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电报投递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 接收电报:电报投递员需要在邮电局接收电报,并按照电报挂号号进行分拣。
- 投递电报:将电报投递到用户指定的地址。
- 记录投递情况:记录电报的投递时间、投递方式等信息。
三、消失的电报投递员传奇
在电报时代,许多电报投递员都留下了感人的故事。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传奇人物:
- 王成:自18岁踏入邮政系统,王成已在这个行业深耕近四十载。他不仅亲历了邮政业务信函纷飞、包裹如山的黄金时代,更以参与者和见证者的双重身份,目睹了通信技术从鸿雁传书到5G互联的跨越式变革。
- 苏采青:1948年,16岁的苏采青作为报务员,收到了李白发来的最后一封电报。此后,她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去追寻李白的下落,最终在70年后收到了李白的回电。
四、电报时代的落幕
随着电话、互联网等通讯方式的兴起,电报业务逐渐萎缩。上世纪90年代,我国电报业务量开始大幅下降。2000年,我国邮电部宣布停止发展电报业务。至此,电报这一古老的通讯方式,正式走完了它的历史舞台。
电报投递员这一职业也随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他们曾经的付出和努力,却永远镌刻在了那个时代的记忆里。
五、结语
电报时代的落幕,标志着人类通信史的一次重要转折。电报投递员这一职业的消失,让我们感叹时光荏苒,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信息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为信息传递付出努力的电报投递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