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自然灾害,掌握地震防范知识和应急措施对于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家庭与社区两个层面,详细介绍地震防范与应急攻略。
家庭层面
家庭应急准备
-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确定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了解家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
- 准备应急物资:至少准备三天的食物和饮用水,如罐头、压缩饼干等;急救包,包括创可贴、消毒剂、止痛药等;手电筒、应急灯和足够的电池;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应急毯、哨子等。
- 加固家具和物品:将重物放在低处,使用固定装置防止家具倾倒,窗户及阳台玻璃应贴防飞散膜,液化气罐应用铁链固定。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
- 室内避震:迅速躲到桌子等坚固家具下,用枕头、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和颈部;远离悬挂灯具、吊扇等可能坠落的物品,远离窗户和其他玻璃制品;如果可能,迅速关闭煤气和电源开关。
- 室外避震: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结构;远离高架桥和广告牌;选择空旷的广场或公园等开阔地带避震。
- 在行驶的车内避震: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驾驶员迅速停车到安全地带,并拉手刹安全制动。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
- 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
- 检查自身安全:尽快检查自己是否受伤,如果受伤,立即进行简单处理。
- 寻找安全区域:尽快转移到安全区域,远离危险建筑物和物体。
- 等待救援:如果被困,不要乱动,发出求救信号,如敲击器物、吹哨子等,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社区层面
社区地震避险服务
平时的避险准备服务:
- 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开展躲避、疏散、自救互救等地震避险知识普及教育与培训演练。
- 居民家庭避险服务:向家庭发放《地震避险手册》等宣传教育资料;引导家庭评估居室安全性和确定躲避方法,确定震时应急避险方案。
- 应急疏散准备:利用社区绿地、楼间空旷地,设立临时紧急疏散区域;制定疏散安置计划,确定不同灾害类型疏散安置方法、不同居民小区以及不同人员疏散安置去向。
- 物资准备:配备基本营救工具和急救药品及器材;配备应急通信、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等器具;储备一定数量的用于安置灾民生活居住的帐篷。
震时的应急避险服务:
- 震情灾情报告与告知:及时调查收集震情和灾情并向上级报告;通过向上级部门询问、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地震趋势判断意见并及时告知居民。
- 应急处置:在楼栋之间、重要道口安排人员值守,将居民引导至安全区域。
社区防灾减灾活动
- 防灾减灾知识宣讲:邀请专家或相关机构进行地震、火灾、台风、洪涝等常见灾害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讲解。
-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地震应急疏散、自救互救等演练,提高居民应对地震的能力。
- 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对社区内的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
通过以上家庭与社区层面的地震防范与应急攻略,我们可以在地震来临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