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这座位于四川省的工业重镇,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着科技创新的动人篇章。本文将带您走进德阳科技之星,感受这些最美工作者背后的感人故事。
一、魏永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破局者”
魏永超,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科研处科技综合管理科科长、教授,航空发动机智能运维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誉为“破局者”。
1. 技术攻关,打破国外垄断
为了打破国外对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垄断与封锁,魏永超将光学检测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航空发动机领域,将研制发动机部件的精准测量作为首要目标。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他成功解决了高精度测量关键技术问题,并研制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部件测量系统。
2. 损伤检测与涂层修复,助力国产化制造
2017年,魏永超又研制出部件损伤自动检测与等离子喷涂涂层修复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内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这一技术解决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部件只能换不能修的问题,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国产化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董元元:风电领域的“追风者”
董元元,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职能组长、高级工程师。他从事风电领域研究多年,为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 技术创新,提升风电发电效率
董元元带领团队在风电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多种高效、可靠的风电设备。这些设备在我国多个风电场得到应用,有效提升了风电发电效率。
2. 推广应用,助力绿色发展
董元元积极推动风电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的努力使得风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助力绿色发展。
三、侯学文:核地质领域的“基石”
侯学文,核工业二八研究所地热中心主任、兴隆湖科创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他长期从事铀矿、地热等战略型矿产资源勘查及研究,为我国核地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承担重点研发项目,推动科技创新
侯学文先后承担生态环保部、四川省科技厅等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15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项,厅局级奖项5项。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核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弘扬核工业精神,扎根荒漠深山
作为一名新时代核地质人,侯学文远离繁华都市与亲人,扎根荒漠深山,默默奉献。他弘扬“强核强国、创新奉献”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为我国核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德阳市科技创新的未来
德阳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德阳市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为德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德阳市,像魏永超、董元元、侯学文这样的最美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展现了德阳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未来,德阳市将继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