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以“精准帮扶”为抓手,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德阳帮扶模式概述
德阳市的帮扶模式以“1334”工作模式为核心,即一套机制、三个导向、三个融合、四种方式。
1. 一套机制
构建统一领导、整体推进、分级负责、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2. 三个导向
坚持省考核导向、县需求导向、我所能导向,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
3. 三个融合
注重融入人文,深化情感;注重融入风俗,深化互助;注重融入干群,深化共赢。
4. 四种方式
摸清底数、建好台账;横向互通、共推共促;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党委决策、精准发力。
二、德阳帮扶实践案例
1. 德阳广汉对口帮扶凉山金阳
德阳广汉市第四批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队自2023年7月抵达凉山金阳以来,全力以赴建机制、强队伍、推项目、谋发展,探索出“1334”工作模式。
- 青花椒园区农产品检测省级双认证项目和园区配套项目:助力农产品检测站成功通过省级双认证验收,为金阳创建农安县夯实基础。
- 教师发展中心设备采购项目、中小学研培团队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助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 中彝医院医技工作站建设项目:简化就医流程,解决了就诊难、就诊慢问题。
- 派来镇则祖中心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助力当地村集体经济增长96.6%。
2. 德阳什邡结对帮扶喜德县
德阳什邡市结对帮扶喜德县第四批干部人才队伍奔赴喜德,全面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协作。
- 沙马拉达花椒生产加工厂:引进投资商进行公司化专业运营,年收购花椒约150吨,带动周边10余名老百姓就近就业。
- 蜡虫产业园:重点打造蜡虫产业养殖示范基地和蜡虫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后,预计蜡虫年产量约30万斤、年产值3500万元,可惠及农户1300户以上。
- 农产品加工厂项目:主要经营畜禽、果蔬和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德阳帮扶成效
德阳市的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收入增长: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基础设施改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 教育医疗水平提升: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水平,保障农民健康。
- 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四、结语
德阳市的帮扶工作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德阳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发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