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冰雹,一种固态降水物,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厘米以上。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冲击力极大,一颗鸡蛋大小的冰雹从1000米的高空落到地面时,能量相当于3千克的物体从10米左右高度下落。因此,了解冰雹的防范知识,对于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冰雹的形成与危害
形成原因
冰雹的形成主要与天气形势有关,极端天气的发生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白天气温高,空气被加热后形成上升气流,而此时高空有冷空气,加上充足的水汽条件,就容易形成垂直运动的气流。当这些垂直气流聚集的能量被激发时,就会出现短时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如果上升的气流足够强烈,水滴在降落过程中会在冷暖空气中反复翻腾,最终变成冰雹落下。
危害性
冰雹的冲击力极大,对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都有非常严重的危害。一颗鸡蛋大小的冰雹从1000米的高空落到地面时,能量相当于3千克的物体从10米左右高度下落。这就差不多等于从3层楼高的地方将一个带土的花盆砸向地面。这些冰雹就像大自然精心制作的炸弹,打穿汽车玻璃那是不在话下,对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都有非常严重的危害。
冰雹的防范与应对
预警信号
- 感冷热:湿气大,中午太阳辐射强烈,造成空气对流,易产生雷雨云而降雹。
- 看云色: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的乱纹云丝,云边呈土黄色。
- 听雷声:雷音很长,响声不停,声音沉闷,像推磨一样,就会有冰雹。
- 观闪电:一般雹云的闪电大多是横闪,而下雨云则是竖闪。
防范措施
- 关注天气预警信息:一般当地气象台会提前发布相关预警,看到有冰雹预警就尽量不要外出了,同时把家里的窗关好,人也不要呆在窗户附近。
- 户外避险:突然在户外遇到冰雹的袭击,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躲避的措施。如:跑进防空洞里,进入岩洞中,躲避在突出的岩石下,粗壮的大树下也可以暂时躲避,但是如果伴有雷电天气,则千万不要在树下躲避。
- 车辆安全:如果是开着车,最好把车停放到车库里,或者停在相对安全的路边,因为一直开的话,冰雹和车之间会有碰撞,可能对车玻璃的损坏会更大,以免冰雹把挡风玻璃砸坏。
应急处理
- 人员伤亡:如果有人被冰雹砸伤,应立即进行急救,如止血、包扎等,并尽快送往医院。
- 财产损失:对受损的财产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总结
冰雹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了解冰雹的防范与应对知识,对于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冰雹的防范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