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这所坐落在历史悠久的燕园之畔的学府,孕育了无数优秀的学子。他们以青春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在各自的领域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足迹。本文将带您走进北理工,揭秘青春与创新的力量。
一、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北理工的前身是自然科学院,始建于1940年,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自然科学人才的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北理工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北理工的学子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他们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党建活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科研创新,勇攀科技高峰
北理工的学子们在科研创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励。
以王振为例,他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一篇,并被《Nature Photonics》亮点报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获得中国激光杂志社青衿奖”,挑战杯首都赛特等奖、互联网”北京赛区高教主赛道一等奖、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世纪杯”学生创业竞赛金奖等多项荣誉与奖励。
三、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
北理工的学子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星宇,宇航学院2020级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航天器轨道误差演化与轨道确定理论。在校期间,他以航天精
四、青春风采,展现北理工精神
北理工的学子们在校园内外展现了青春风采,彰显了北理工精神。
材料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近三年来,党支部成员获北京市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省部级荣誉13人次、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校级荣誉62人次;在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6项;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500余小时。
五、展望未来,续写青春华章
北理工的学子们将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校训,以青春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共同期待,北理工的学子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续写青春华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力量!